能成为附庸、代工厂,不愿用,那就只能将市场让出来,庞大的市场,依旧是他们的囊中之物。
对于此事,代表不敢应承,只表示帮忙转达原话,林默点头,此事确实不是他能决定的,不过林默感觉问题不大。
又聊了一阵,双方暂时分开,各自去汇报一番,戴老板还是很信任林默的,全程没有过多插话,也未否决林默的方案。
不过,林默肯定要做详细汇报,尤其其中各种算计、猫腻等等,磺胺类药物的方案,一者是套层保护罩,二者就是为情报处谋份大功,其他私人的,双方心里清楚便可。
而输液、中成药这些,主要目的是推广出去,为的也主要是利益,而赚回的外汇,一部分可换给国府做储备,或直接以法币结算出口,增加法币国际认可度,不管怎么算,对情报处也是一份不小功劳,何况还有利益收益。
至于青霉素,单凭自己关起门来搞,短期内很难搞成功,不如联合研制,做为参与者,他们肯定也能生产发卖。
不过,此药前景非常广阔,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极高,利益也小不了,但也正因此,对方公司乃至政府,很可能用些理由把已方踢出去。
所以,战争时期将专利无偿给盟友使用,除上述所说理由,其实也是对己方的保护,毕竟其他盟友都能无偿使用,他们这个参与者,若被踢出去,怎么也说不过去吧?
更重要的是战后,若被踢出局,战后想分杯羹也很难,若战时稳住,战后便顺理成章,不过是多点或少点的问题,而战后的利益才是最大的。
戴老板正式认可了林默的处置,带他一同去向老蒋进行了汇报,刚被人吹捧夸抬一番,又听说谈了运作外援的路子,老蒋颇为满意,狠狠夸了一番。
出来后,本准备去找同学,结果舟艇部队找上门,民品展那边太过火热,来的人太多,大半会展场,快要挤爆了,询问靶场一侧,是否能让出部分进行人流疏散。
林默没直接拒绝,不过了另一个方案,在水阳江上搭座浮桥,把场地往那边扩展,那边地方够大。
舟艇部队采用了此方案,立马去进行准备,而停在会场上的四辆两栖坦克,也启动驶出会场,下到了水阳江里。
其中两辆,渡江去到对岸,另外两辆,则从水路绕过军民展场之间的隔墙,来到民展一侧,上岸后,先在江边,用尾铲为自己刨了个背对江水的阵地。
随后,两栖坦克倒退驶入其内,从尾铲牢牢抵住沙石,随后,有快艇运来木桩、钢缆、挖坑机、动力锤等物件,开始上岸忙活。
先在两辆坦克前方,用旅转挖坑机,刨出数个比木桩略大的洞,并非竖直向下,也有倾斜的,然后将木桩放入其中。
再将动力锤套进桩头,动力锤,其实就是一个大活塞,上方是一个可活动的配重锤头,其下落时,下方气缸内活塞喷出油料并燃烧将其顶着向上活动,再落下并反复,便可向下施加冲击力,将桩柱打入土中。
很快,每辆坦克前方,地上便被打入十数根一两米深的木桩,分散布置,但有一定规律,然后用钢缆,以受力进行连接,组成受力单位,然后用钢缆,连接在坦克前方的数个挂钩之上。
随后,又有快艇运来数卷钢缆,一端系在坦克尾部,然后布缆,将缆布至江对面,这边同样操作,将钢缆拉紧固定在坦克尾部,如此,江面出现数条缆绳。
随后用快艇拖来搜集的大舢板,固定在钢缆上,再运来木板,铺装并固定,如此,一条跨江的浮桥便构筑出来了,直接开车上去测试,虽稍有点晃,但顺利抵达对岸。
这便是两栖坦克的辅助用途,构筑浮桥,协助部队渡河,其自重有三吨多,还有尾铲增加稳定性,其自身便可做为承力的桩基,两栖能力,更是让布设工作难度骤降。
其完全可运上一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