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6、497章 天道有定数(2 / 4)

久况且,我朝几经沉浮,最后之所以俱可转危为安,此皆为礼乐之功,又怎可说是我朝周公之礼乐无用”

“所以,丘以为,礼乐之制,实则便是这天下之根本而如今之所以会礼乐崩坏,不过是因为人心不古,坏了原本的规矩,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。”

“正所谓举直错诸枉,能使枉者直,丘以为,只需是秉持正道,那么礼乐之制,自然也能再度兴盛起来。”举直直拿直的东西去纠正弯的东西,能够使弯的东西得到纠正。

李耳闻言,却是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,并且是一个劲的摇头

“哈哈哈仲尼啊,你真不过是一小儒啊,只自以为是通了天理。其实,你如今之所学,不过是些皮毛罢了只觉自己可以匡扶天下了实是迂腐狂妄”

孔丘闻言,不由脸面一红。

“世人皆知李老先生精通周礼,却为何对周礼如此不屑一顾”

李耳闻言,却不由是叹息一声,似乎是对他二人不通天义而感到无奈

“哎老夫倒也并非是蔑视礼乐,礼乐之存在,亦是合乎于天命的。只是,今时不同往日,正所谓物壮则老,万物之生灭自有其法则。由道而生,自是由道而灭。不合时宜之物,那就迟早会消亡。所以,世人只求其发展壮大,只求其道统可维系万世,却不识天命消长之理,不是很愚蠢吗”

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
“所以,仲尼啊,正如老夫方才所言,你只通于礼乐之利,却不识其弊,只拘泥其形,而不务其实若长此以往,日后也只会是让你自己故步自封,无所适从罢了仲尼岂不闻,申生秉礼而亡,重耳无为而天下大治”

孔丘听罢,又是陷入一阵沉思之中

随后,又听得李耳是坦然道

“仲尼老夫也是见你是可造之材,才与你说得这些你是何人,其实老夫亦是一清二楚的。你本是一庶人,又哪有什么资格来此讨论礼乐停棺邀名、戴孝而仕、反出季氏、间隙君臣之大义,若从周礼来看,你身上又有哪一件不是离经叛道的”

“仲尼若果真如此拘泥,恐怕亦是不能自视了吧”

孔丘被李耳说得是哑口无言,不知该如何反驳。

同时,也有一些愧疚。因为李耳所言,也确是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。

而李然这时又不禁问道

“父亲,恕孩儿无知,若父亲所言之天理循环有常,万物兴衰皆有其造化。那为何父亲还要默许观从祸乱楚国呢倘若楚灵王若不受观从之蛊惑,说不定也不会冒进。那任其发展,或许楚国当真有天命加持,也未可知啊”

李耳闻言,李然此问,显然是有些“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”的感觉。

是啊,你既然但凡都讲究个“无为而治”,那为何又还要去祸乱人家楚国呢

对于此问,李耳亦不禁是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,并是缓缓回道

“呵呵,天道虽是有常,但并非无有利害。楚灵王专权独大,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,其危害可远胜于中原那些卿大夫们如今那些个卿大夫,虽都是些僭越擅权之辈。但于黎庶而言,却终究还有得几分顾虑,不敢欺民太甚但楚灵王则不同,他若果真事成,那么全天下之人,恐怕都是要深受其难的”

第497章老子西出

承接上问,李耳此时又是继续缓缓言道

“更何况,楚之衰微亦为天命,楚灵王穷兵黩武,黎庶无不深受其害。既如此,楚国之霸业又岂能长久所以,即便是观从不为,其败亡亦是必然是故,天地之道也有常,人居其中,则亦可居雄守雌,以为天下之式啊。”

长弘这时眉头一皱,却是有些责备道

“聃啊,你的诸多想法,虽是也算得自洽,但实则也委实令众人难以苟同若果真是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