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小天继续说道:“第三点则是侍中刘晔提出的。 他的意见和王朗截然相反。 刘晔认为蜀汉在出征前肯定做好了防备曹魏的准备。 反倒是孙权那边对战争准备不足。 不如趁着刘备大军压境,孙权把注意力都放在西边的时候突袭东吴。 就算是不能一战而胜,那起码也能将长江纳入曹魏的领土。” 刘启又点头。 这个办法也很不错。 李世民轻笑道:“若以后来人的眼光来看,还是刘晔的办法最有希望实现。” 刘启不解道:“哦?此言何解?” “正如刘晔所说的一般。 刘备他虽然带大军东征东吴,但国内仍有诸葛丞相坐镇。 汉中太守魏延又是个极难对付的人。 有魏延在,就算曹魏调集大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突破防线。 甚至可能会被挡在阳平关之外。” 刘肇狐疑道:“可蜀汉大军不都被刘备带走了么? 哪里还有多少兵力可以防守?” 李世民笑着摆摆手:“哎,刘备也是戎马半生的人,他哪里会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? 何况蜀地本就是易守难攻,人马少一些也无妨。 毕竟地势在那里摆着,不是曹魏拿人数往上堆就可以的。” 随即他又继续说道:“另一点也也像刘晔所说的一样。 若曹魏真是逼迫的过紧,那必然会促使刘备放弃战争转而和孙权讲和。 到那时候曹魏可能就要面临两国夹击了。 就算东吴不出兵,那刘备也能够及时的回援。” 刘肇仍旧有些不解:“若照你这么说的话,曹丕去打东吴不是同样的道理吗? 他难道就不能和刘备讲和?” 李世民哈哈笑道:“这场战争本就是刘备率先发起的。 没有取得战略目标的前提下,他哪里会主动撤军? 甚至和曹丕共同瓜分东吴也说不定。 反正以蜀汉的力量想要彻底拿下东吴也不现实。 最有可能的是刘备夺回荆州四郡,然后曹丕跨过长江。” 刘肇恍然大悟道:“原来如此。 那刘晔的计策还真是可行啊。” 刘启颔首道:“这个刘晔还真是个人才。 就是不知他和大汉刘氏有没有关系。” 任小天笑道:“你别说,还真有关系。 他这一脉的祖先是阜陵王刘延。 而刘延则是光武帝刘秀的亲儿子。 真要说起来的话,他汉室血脉的纯度比刘备好高不少呢。” 刘晔可是正儿八经的东汉皇族后裔,也是名正言顺的真皇叔。 而且他这个人的政治和军事能力都相当的不错。 只是曹操麾下人才济济,他的闪光点被掩盖住了而已。 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有拿出霹雳车这一贡献了。 刘彻蹙眉说道:“若曹丕真及时起兵与刘备两面夹击,那必然让孙权首尾不能相顾。 一旦长江失守,东吴的天堑也就没了。 这样用不了多久也会慢性死亡。” 刘肇摇摇头说道:“如此良计曹丕为何不用?” 任小天笑道:“我不是跟你说了吗?这就证明曹丕的战略眼光不够。 或者说他的野心太大,想要趁双方两败俱伤的时候将两国一起吞并。 然而往往天不遂人愿。 曹丕估计做梦也想不到气势汹汹的刘备会败的那么快吧。” 李世民轻笑几声后说道:“朕以为还有一个原因。 那就是当时东吴已经向曹魏称臣了。 曹丕估计是拉不下面子主动偷袭东吴。” 任小天听后点点头:“或许真有这个原因在。” 赵匡胤笑道:“看来论腹黑,曹丕刘备绑一块也